产品展示

马刺vs雷霆:回字有几种写法?




48分钟的比赛,实际只打了14分钟36秒。第二节9分14秒丹尼-格林右翼三分得手,马刺53比24时,之后就是彼此默契了:“没戏了,大家都别打太认真了,给第二场练练套路,省点体力吧。

所以,那14分36秒里,怎么会打出53比24的?

丹尼-格林赛后如此概括:

——尤其是他自己。

昨天赛前写的。

马刺滴水不漏,没什么弱点。

唯一的缺点也许是:马刺没有一套班子,可以一口气打一整节不歇气。


雷霆的攻守弱点一大堆。进攻端过于依赖转换进攻,半场进攻依赖两大王牌和进攻篮板,缺乏稳定的三分火力点,防守端怕持球攻击型后卫和会中投的内线群。

但雷霆的可怕之处是:他的弱点大家都知道,都知道不要跟他们起速打(勇士除外),但谁能按住雷霆,不让他们起速呢?


这个系列赛,对马刺而言,是场艰难的捕猎游戏。波波维奇有许多招可以使,比如:

——学小牛第二场,用领防和放空亚当斯来堵塞篮筐,逼雷霆拖半场,投三分。

——限速落半场后,夹击杜兰特,让威少爷半场接管比赛自己打。

——追打坎特。

——用强侧堆叠对付杜兰特与威少爷的双人掩护(对小牛第三战打到随心所欲那套路)。

——适当用无限换防。

——伊巴卡一向是马刺最忌惮的家伙,无论他是否对位阿尔德里奇,马刺都会头疼(不对位阿尔德里奇时,他会负责游弋护筐),马刺会竭力让他在进攻端显得多余。比如:在马刺主场时,马刺会考虑放空他,夹击双子星。


但每一个套路,都无法一劳永逸。争取的,也只是把雷霆打晕一会儿,反应慢一拍,好拉开分差。

今天,马刺把雷霆打晕了好一会儿,分差拉开太大了,于是,就这样了。

马刺vs雷霆:回字有几种写法?

马刺开场,高位双掩护让格林切出清空,之后连阿尔德里奇给莱纳德做高位掩护。然后,莱纳德大马金刀,直劈进去,开场一个霹雳扣篮——这是跟杜兰特示威呢。

先前说,雷霆的防挡拆,忌惮持球攻击手和空位中投内线。如果对方走边线,正合他们意思;反过来,中路突破持球进攻或给空位投篮,雷霆最怕。

这一点,我都明白,波波维奇一定也明白。所以开场,就是个中路绕掩护直突。

这一下,是为了给雷霆留个印象。

杜兰特反过来,单挑阿尔德里奇中了一球,好玩的是落位:

阿尔德里奇退防时,直接对位杜兰特:这种“退防时轮到谁就谁防”,本来马刺只用来对付勇士的追身反击。

杜兰特突破时,邓肯过来补位,格林卡着高自己半头的亚当斯。放空了弱侧底线。

这是马刺对付杜兰特的意思:针对他的持球,换防,适当夹击,弱侧轮转保护禁区,放空弱侧底线。

这意思:您有本事冲前场篮板,或者弱侧底线投篮吧。

之后,帕克继续找挡拆突破。雷霆大概觉得:你也想突!夹击!

——结果,放空了阿尔德里奇。

雷霆怕的,一是持球能手,二是空位中投内线。

这是雷霆的问题:胶柱鼓瑟啊。遵守防守体系是对的,但这世上,还有人会夹击现在的帕克、放空现在的阿尔德里奇吗?

这是第二个挡拆套路。

马刺追身,阿尔德里奇左腰背身接球,翻身跳投,6比2。下一回合,马刺换格林对位杜兰特。邓肯补位,干扰了杜兰特和亚当斯的两个投篮。

再下一个回合,莱纳德经邓肯的掩护过了杜兰特,面对禁区里的伊巴卡,中投。

马刺到这时,走高位挡拆,直接突破扣篮一个,突破分球回传一个,经掩护中投一个。三个了。

伊巴卡一定想:啥呀这是?!

马刺对雷霆的外围是真认真,局部夹击,空出整个禁区来。这意思是,先夹着雷霆双子星,逼他们传球或投篮,再返位回去补篮下。

再接下来,帕克和邓肯高位挡拆,直接挡拆内切得分。

马刺至此得的10分里,8分来自挡拆。四种不同的方式。

——波波维奇-孔乙己:回字有四种写法,你晓得么?

——伊巴卡:你还欠我十九个钱呢!!!

威少爷赛后说:“马刺补防很好。我个人从来没注意挡在我面前的人,我在看他们的补防。”

他说的是这种情况:想起速,马刺放弃底角三分来看他。

杜兰特切出跳投,追到6比10。之后,帕克高位挡拆给阿尔德里奇,亚当斯补位上线,但阿尔德里奇面筐突破,12比6。

回字的第五种写法。

威少爷推速度反击失误后,帕克继续和阿尔德里奇高位挡拆外切。罗伯逊补位,结果:阿尔德里奇直接找右底角格林三分——邓肯还给顺便做了个掩护。

回字的第六种写法。

到此为止,是马刺的第一波进攻完毕:给雷霆上课,挡拆的各种打法。

雷霆暂停。然后,开始冲前场篮板了:亚当斯点进球。

再下一回合,帕克换防杜兰特。罗伯逊走位走得乱七八糟,邓肯一个人遮住了俩。

于是,杜兰特一打二失误,邓肯反击长传,莱纳德扣篮,17比6。

再下一回合,威少爷突破时,阿尔德里奇不管伊巴卡,帕克不管罗伯逊,加上莱纳德,三人一起围威少爷去。

威少爷看补防看得眼花。

接着是上线夹击杜兰特,断球。莱纳德反击,19比6。到此,马刺一波13比2。

之后,马刺又一个新套路:帕克用邓肯的定位掩护,舒服地中投——我都不知道这是回字的第几种写法了。

反过来,马刺放空伊巴卡,请他中投,不中;罗伯逊一个界外球失误后,威少爷的表情开始乱了。

又一个换防,邓肯退防时,直接对位威少爷。40岁老大爷对位联盟最快的青年,然后,顺利将他骗到陷阱里,阿尔德里奇送了个帽。

从此开始,大家开始玩了:莱纳德一个伯德式的夸张传球动作,晃飞了罗伯逊,投中三分,24比10。

——这动作要是十年前的帕克敢玩,会坐两场冷板凳。所以波波维奇这两年,对少年们也日益慈爱了呀……

格林绕前防杜兰特,帕克放空罗伯逊补位,邓肯最后来干扰投篮。三个人对付杜兰特一个。又一次无视了罗伯逊。

——题外话一句。昨天猛龙就完全没想到用马刺这套路对乔治的右翼单打。凯西教练人真好。

格林反击三分得手,26比10。

到此为止,是马刺第二轮进攻:知道雷霆想冲前场篮板。追身速度刷反击。

吉诺比利替下格林,立刻就是两次助攻。

帕克给阿尔德里奇交叉掩护,邓肯连第二个掩护,吉诺比利找到阿尔德里奇。伊巴卡都愣了:这掩护一环扣一环是想干嘛?

接着吉诺比利一个长传前场,莱纳德扣篮。30比10了。

其实打到这里,已经差不多了。

第二节初,格林一个打四分,彻底让杜兰特都无语了。那是打开了。但也是迪奥的肥肉掩护得力。

当然,迪奥不只是掩护:他也换防威少爷。之后,雷霆继续不变,结果是大卫-韦斯特再次舒服地中距离拿球。

马刺一直在变,雷霆就变了一次:第二节中段,争取冲前场篮板。没了。

等格林追身三分,53比24,第二节9分14秒,比赛结束了。

看看马刺这14分36秒里用了些什么:

——虚虚实实,花样多变的挡拆。回字的写法千万种,伊巴卡眼都花了。

——用换防和夹击限制威少爷起速,对杜兰特基本是二围一甚至三围一。

——放空罗伯逊的底角远射和伊巴卡的中投。

——等雷霆开始扑前场篮板,自己起速偷反击刷分。

如果说开场的挡拆变化和夹击双子星,只是累积点数;第二阶段趁雷霆冲前场篮板的反击,才是真正对症下药的伏笔杀招,一顿组合拳拉开比分,就不提了。

点雷霆的七寸,缠雷霆的脚,虚招反复,让你恼了,全力扑出来了,一顿反击捣巢。

这就是所谓的:

但每一个套路,都无法一劳永逸。争取的,也只是把雷霆打晕一会儿,反应慢一拍,好拉开分差。

波波维奇花里胡哨一顿套路,把雷霆打晕了好一会儿,分差拉开了,就没有了。毕竟,谁都不想跟雷霆一来一回磨分。

莱纳德的防守和反击刷分。

帕克的挡拆策动。

吉诺比利一上场就两个惊艳的传球。

格林对杜兰特和威少爷的干扰,以及神准的三分球。

阿尔德里奇作为挡拆轴的使用,以及统治了后面的比赛。

邓肯在背后梗塞住禁区。

迪奥的防守和韦斯特的高位活动。

每个球都打得好。当然,不是凭空来的。

2011年马刺被灰熊黑八。2013年西部决赛第一场,马刺105比83大破灰熊。

2012年马刺被雷霆连翻四局。2014年,马刺头两场赢了雷霆52分。

2013年总决赛被热干掉后,次年总决赛,马刺对热干了什么,全世界都记得。

简单说吧,老对手久别重逢,波波维奇一定会送点见面礼。

波波维奇一般被记者问到为啥输球,最爱用两个理由搪塞。

一句“我们今天投不进篮”,一句“我们准备得不好”。今年年初输勇士那场,“他们比我们准备得好得多。”

所谓准备的好坏,今天马刺对雷霆,就看得出来了。

罗伯逊今天赛后说雷霆,“我们根本就没有那种紧急感。”简单说吧,没想到马刺开始就这样。

格林说,“我们的进攻从防守开始。我们让他们投篮困难,于是可以反击快攻。他们没进入节奏。他们投丢了许多球,我们于是可以打快攻,可以转移球,投空位篮,每个人都进了节奏。”

不能忘本啊。赢球,最后还是靠防守。

当然,格林说着容易。

熊猫体育官方网站

但是有针对性又主动地变换防守策略;多种挡拆打法挠到雷霆的痒处;适时起速;准确的挡切走位和传球时机;全队联动的攻防转换。

今天击败雷霆个人能力的,是这些玩意。

这些东西,俗称篮球技战术素养。

邓肯赛后很无辜:“我们没料到会这样啊!但既然已经这样开局了,那我就接受吧。”

学霸们都是这样,“哎呀我不小心考了100分,我也没怎么复习啊!”

天知道他跟波波维奇在小黑屋里看了多少录像带呢。

今天一个最微妙的细节:邓肯回防,双手轻轻搭在亚当斯胳膊上;亚当斯一回头:“你要推我?”邓肯瞬间放下双手,侧身卡住位;帕克起跳,借邓肯的掩护抓到后场篮板。

少年的好处,多在长虹贯日,气冲斗牛,比如威少爷的跨场一条龙。

老头的好处,都在这类虚虚实实的细节,以及,“回字到底有几种写法?”

伊巴卡气死了:“你还欠我十九个钱呢!!!!”